樂於被管理
「我手下有三個新進的部屬,都是大學畢業剛服完兵役。他們不但高傲自負,
還有點桀驁不馴。我嘗試各種方法,試圖帶領他們走上正軌,無奈他們依然
我行我素,根本沒把我放在眼裡。我是主管,無論如何還是要盡力開導並勉勵
他們,到頭來,我覺得自己是白忙一場,真令我洩氣,傷心又傷神呀!教授,
您不知道,現在的年輕人,真是儒子不可教也,什麼草莓族,簡直是爛葡萄
嘛!」
日前,應邀為一家企管公司的公開班講授「主管人員核心能力發展班」,一位
中年女性主管在下課時,對我大吐苦水,說到激動處,她甚至強忍著淚水。
旁邊圍著另外四、五位也是中階主管的學生,等著對我提問,他們聽了這個
女主管的牢騷,頻頻點頭稱是,頗有「心有戚戚焉」之感。
管理,已很少衍生什麼新問題,都是「老套」,不是一些經常發生的事情,就
是一些既簡單又基本的原則。至於那些paradigm、re-structuring、re-engineering、
down-sizing、empowerment等,只是少數所謂「大師級」的管理學者,為了
「譁眾取寵」所使用的艱澀用語。事實證明,絕大部分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,
過沒多久,就out of fashion.
管理,其實是一體兩面,有管理者,當然有被管理者。
管理者與被管理者,都必須善盡其職責、使命及任務,企業才能順利運轉。
具體的說,任何一家成功的企業,
靠的不外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有效的合作。
否則,縱使擁有獨一無二或品質超群的產品、充裕的資金、一流的人才,
也是枉然。
在一個企業組織內,管理者畢竟是少數,大多數是被管理者。
民主,是少數服從多數。
管理,是多數服從少數。
我們這個社會,有一個奇特的現象,那就是人人具有強烈要管理人的慾望
及衝動─父母管子女、老師管學生、婆婆管媳婦,卻欠缺被人管理的意願
及素養。
照理說,一個人在學習如何管理別人之前,應該先學習如何被人管理。
一個人只有在管理者心中,建立良好的被管理者形象,才有可能成為管理者。
為什麼同在一個企業裡,有些人就是一帆風順、扶搖直上、平步青雲?
那是因為這些人在管理者眼中,一直是稱職的被管理者(優秀部屬)─他們永
遠精神飽滿、充滿幹勁、鬥志高昂,對工作和學習,抱持強烈的興趣與熱誠。
年輕人免不了有下列的通病:
自以為了不起、自恃才華洋溢、自認為是超級人才,因此,不自覺產生高傲的
心態,對任何人、事、物都引不起興趣,加上眼高手低,抗壓性不足,而且
缺乏耐心,以致沒有能力管理人,又不甘於被管理。
長此以往,終至一事無成,斷送大好前程。
年輕的朋友們,為自己的前途著想,請務必吞下那口你自以為嚥不下的傲氣、
改變自以為是的態度,對主管的看法或意見,虛懷若谷,
用心去做好一個「被管理者」。
婆婆是由多年的媳婦熬成,所有的主管,也是由多年的被管理者鍛鍊出來。
若你正踏上事業的起步,祝福你成為一位傑出、卓越、有前途的被管理者。
P.S.近日,有一家跨國企業的台灣分公司,邀請我講授「如何做一位優秀的
部屬」,我很高興,終於有老闆開始重視部屬的培養,而不光是只訓練「如何
成為傑出的主管」。

 

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汪凱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